來源:廣視通廣告 時間:2018-12-13 11:29:29
雷軍和董明珠的10億賭局將要見分曉,在當年也是炒得紛紛揚揚,這幾年,大家都見證了,小米和格力在行業內的發展。眼看5年賭局,剩余時間不多,今天就揭秘分析一下,10億賭局誰是贏家?
在CCTV第14屆經濟年度人物頒獎盛典上,“柔中強”雷軍與“鐵娘子”董明珠當著全國人民又下賭注一枚:賭小米5年之內銷售額能不能超過格力電器,而且賭資升級10億!
原本,雷軍提出的1元賭局,被董明珠霸氣的提升10億。
還記得當年,陳偉鴻讓馬云、王健林選擇支持誰的時候,馬云選擇了董明珠,而非同具有互聯網精神的雷軍,有點出人意料。
互聯網的發展在當時還是非常可觀,相比傳統企業的10%左右的增長率,而互聯網的增長率是飛速的。有時高達150%到200%,雷軍也是有一次在央視財經的節目中表示,“再過一兩年格力就輸了”。
但是董明珠一直堅信制造一定會崛起,“雷軍在利用互聯網的時代,講所謂的互聯網技術,互聯網嫁接到實體、產品、制造業上。后來雷軍又提出回到創新,回到產品,就這一點,我已經贏了。”
這幾年兩家的較量也是在不斷的進行著,他們的較量其實也是互聯網和制造業之間的較量。
董明珠擅長產品研發和供應鏈,一向重視技術,并以此為傲。在這幾年不斷的申請專利,專利項目已經達45511件,其中,累計申請發明專利20685件;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4914件,其中授權發明專利4891件,全球商標持有量約1.2萬件。
在研發的投入上也是不吝嗇。11月7日,格力在2018廣東知識產權交易博覽會上宣布,目前格力擁有12個研究院、12000多名技術開發人員,在技術研發上的投入按需投入,不設上限,僅2017年的研發投入就達到了57億。
而雷軍是擅長營銷,以手機起家,通過互聯網營銷,并在五年內成長國產手機巨頭之一。
利用互聯網的營銷優勢,不斷的開發簽約新的合作產品。隨后小米的其它產品也營運而生,小米路由器、鼠標、移動電源等,小米正是通過這種方式不斷的擴大自己的產業,缺少核心的研發人員,更多的是營銷運營團隊。
2014年12月,小米與美的集團簽署戰略合作協議,半年后,青春智能空調橫空出世。
2017年,小米二次推出空調,智米空調。而就在今年7月,小米推出而米家互聯網空調,9月6日這款產品正式入駐小米之家。
只是不管是青春系列的空調,還是之后的米家互聯網空調,小米都未得到令人滿意的表現。
借用董明珠的評價就是,“我們是自己制造,他們是貼牌生產。我們幾乎不在一個軌道上,也不是一個產業類型。”
后來,格力也開始探索陌生的領域——智能手機,并立志做好的手機。董小姐宣稱要賣一億部的格力手機,總共不過賣出了幾十萬部。
再看看現在兩個公司的具體財務報表,11月19日晚,小米第三季度財務報表發布,小米和格力再次被放在天平兩端。
財報顯示,第三季度小米實現營收508.46億元,而格力則以577.22億元小米182億元。而以前三個季度來看,小米和格力的營收分別為1304.94億元和1486.99億元,同比增速分別達64.1%和34.11%。
相比上一年同期,小米與格力的差距正在收窄。
小米去年的營收為1146億元,格力電器為1482億元,如果二者分別維持64.1%和34.1%的增速的話,2018年小米的營收將達到1880.59億元,格力電器則將以1987.36億元收官,二者僅相差106.77億元。
回顧當初,董明珠和雷軍在頒獎盛典上打出賭約的2013年。當時的小米還只是一家成立兩年的手機公司,營收僅為265.83億元,與此同時格力電器剛剛交到董明珠手里滿一年,那年的營收突破千億,達到1200.43億,約為小米的4.25倍。
在這樣的態勢對比下,贏家到底是誰?還得等到,不過因為小米和格力的10億賭局,讓兩個品牌在市場上迅速的走紅,博得消費者的眼球,在品牌宣傳上省下了巨額的廣告宣傳。
這是投放央視廣告需要的價錢,想要長期投放,并達到很好的宣傳效果,品牌在宣傳上,也是需要消耗很大一部分資金。不僅僅需要在央視,在其他網站、地方性電視臺等廣告的投放也是一大筆支出。
雷軍和董明珠的五年賭局,迅速在各大媒體宣傳,讓小米和格力在品牌宣傳上,減少了一部分投入,從這個角度看,兩者都大的贏家。想要了解更多央視廣告投放,歡迎咨詢400-006-7125.
本文標簽:
全國廣播電臺廣告網 2008-2023 版權所有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天健名苑B座31層
Copyright 2008 - 2022 www.qingyeshengtai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深圳廣告公司聯系電話:133-1651-4119
E-mail:6459042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