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深圳廣視通廣告公司 時間:2016-7-26 9:55:01
如果只是把電視節目當成吸金工具,或許能帶來一時的高贊助,但付出的卻是節目支離破碎、觀眾“轉身”離去的代價,恐怕就得不償失了。
一場版權風波后,一度成為熒屏收視現象的《好聲音》被迫更名,以《新歌聲》的新面孔與觀眾見面。盡管節目內容沒有發生根本性改變,但節目首播的收視率卻出現了明顯下滑。被網友詬病多的,則是節目中“無處不在”的廣告身影。
盡管有新任主持李詠的加盟,盡管有“轉椅”變“沖車”的噱頭,但所有的變化都被“滿滿的廣告”給消解了。觀眾普遍對過多的電視廣告存在極大不滿。一個半小時左右的節目中,不斷插播著護膚品、手機、電商等各式各樣的廣告,在一個選手選擇導師時,連插了三個廣告。有觀眾調侃,“真是一言不合就插廣告,節目應該叫《好廣告》”。
廣告高,根源當然還是節目的冠名賣出了天價。“好聲音”的冠名費是6000萬,目前播出第五季的冠名費則據說賣出了4個億。如此天價,制作方自然是賺的盆滿缽滿,但卻苦了觀眾,只能在“廣告間隙聽聽歌”。
可是,在新一季節目中,想多聽幾首好歌竟也成了奢望。從初季初期的10首歌,到如今的6首歌,導師“搶人”環節及選手講故事的時間被拉長,節目聊天的時間越來越多,真正用于唱歌的時間卻越來越少。有網友說“看了一場脫口秀”。節目為了吸引受眾,引出一些話題是可以的,但不該喧賓奪主,讓競技性音樂選秀節目成了聊天的脫口秀,這就違背節目的宗旨。
一檔音樂節目,還是要以音樂為主。尤其是在版權糾紛更名后,“好聲音”首先要做的是練好內功,以全新的節目形式和內容吸引觀眾。如果只是把節目當成吸金工具,或許能帶來一時的高贊助,但付出的卻是節目支離破碎、觀眾“轉身”離去的代價,恐怕就得不償失了。別讓濃濃的商業味兒,消解了“好聲音”的魅力。
本文標簽:
全國廣播電臺廣告網 2008-2023 版權所有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天健名苑B座31層
Copyright 2008 - 2022 www.qingyeshengtai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深圳廣告公司聯系電話:133-1651-4119
E-mail:64590423@qq.com