來源:深圳廣告網 時間:2018-8-22 16:39:03
繡女拿著洗發水說“我用了娘娘們專用的,秀發不掉線,韌性猶如金絲線”;后宮嬪妃們拿出護膚品“這就是麥吉麗素顏三部曲,你們這輩子都盼著得到皇上的恩寵”;宮女們拿起手機記錄生理期“女孩子在宮里當差啊,怎么能少得了美柚APP呢”;太監宮女湊在一起嘀咕著,要把月銀投資到某互聯網金融APP……
當劇集正進行到關鍵時刻,看到這些突然插進來的“小劇場”,出戲嗎?
忙著追《延禧攻略》《如懿傳》的觀眾們不會缺少這樣的體驗。古裝劇里的后妃、宮女、太監、侍衛如同穿越一樣拿起了現代人的手機、護膚品,進入劇情不相關的廣告場景,強行爭奪觀眾注意力。
誰也沒想到,備受期待的《如懿傳》終于在8月20號騰訊視頻開播,登上微博熱搜的話題居然是觀眾對廣告的吐槽:劇集下方的飛鶴奶粉貼屏廣告一直伴隨了整集,有時還遮擋了字幕;右下角的百歲山閃來閃去;片頭曲結束后馬上就看到周迅丸美眼精華的廣告,配合劇中周迅不算少女的顏值有點一言難盡;更不必說,差不多每集中間都要插入的“如意良辰”小劇場,派派APP、愛錢進APP、麥吉麗護膚品、感康等五花八門的品牌都出現了。
“連VIP會員都要忍受這種尷尬的廣告。”不少網友抱怨道。
事實上,這類被稱作“創意中插”的小廣告,已經成為了視頻網站上逐漸泛濫的一種營銷方式,而它的重災區就是古裝劇。
說起它的起源,不得不提到2006年的古裝情景喜劇《武林外傳》。每集劇中有類似的小劇場,劇中人物在用搞笑夸張的方式演“廣告”,只不過品牌都是虛構出來的——說白了只不過是喜劇設計橋段而已。
但精明的營銷者盯上了這種模式。各大視頻網站平臺一手主導了“中插廣告”的誕生和流行。
2015年,騰訊視頻的《暗黑者2》成為一個嘗試創意中插的劇集,騰訊視頻市場部曾經表示,制作中插廣告只是為了好玩,一開始的定價只有50萬一條。很快,創意中插就在2016年一大批流量IP劇的推動下,迎來了內容形式和盈利模式的成熟。藝恩咨詢的數據顯示,2016年中插廣告的市場規模已經達到了8億元。2017年以來,中插廣告市場持續火爆,有數據稱,目前中插廣告的起步價已經達到了100萬以上,而大熱門劇的標價已經達到了300萬,并且供不應求。
之所以古裝劇的中插廣告更泛濫,大概也是和現代劇相比,古裝劇并沒有那么多合適的場景做廣告植入,只能通過單獨小劇場的方式強行安利。
一般網站平臺方都會打著“劇中人物出演”的旗號來吸引廣告主,但其實基本上是小配角出演。
其中互聯網金融品牌無疑是中插廣告大的金主,比如悟空理財、愛錢進、現金借貸扎堆進入《那年花開月正圓》,《軍師聯盟》里是人人貸和悟空理財;《楚喬傳》一口氣集中了愛錢進、向上金服、三文錢、幾何股票APP等等。這是因為2015年新《廣告法》禁止了互金平臺的線下廣告投放,廣告內容也有限制,于是影視劇中插廣告成為了互金品牌集中的廣告渠道。
當然,隨著一大波P2P平臺的“暴雷”,你之前在劇里看到過的互聯網金融廣告可能再也不會出現了。而觀眾的吐槽還在——粗制濫造的內容、生硬地插入與劇情調性無關的情節、口碑不高的品牌,尬演小劇場的 “創意中插”已經遠遠談不上“創意”二字了。
本文標簽:
全國廣播電臺廣告網 2008-2023 版權所有
地 址:深圳市福田區紅荔西路天健名苑B座31層
Copyright 2008 - 2022 www.qingyeshengtai.com Corporation, All Rights Reserved
深圳廣告公司聯系電話:133-1651-4119
E-mail:64590423@qq.com